找到相关内容3761篇,用时13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漫淡日常修行

    生活,但不舍弃人间生活,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,和众生打成一片。实际上,这既是我们禅宗的古老传统,也深契现代开创的建设人间佛教的伟大事业。如果修行长期远离日常生活,或者和日常生活脱节,不仅容易造成修行出...现在有,古代也有。究其原因,就是日常的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的功夫不够,说白了,就是福德不够,资粮不够。福德不够,就象植物缺乏肥料,长不大;资粮不够,修行就走不远。所以,善根非常重要,善根深厚,修行...

    释永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00162741.html
  • 女密宗大师劳准玛及觉宇派

    持续时间可以互相不同,但始终都是生死轮回之路。另一条是菩提心之路,觉宇派的修行必须从根部斩断这种生死轮回的原因。这样—来就应从两种错误的态度开始,其一是一般性的,要禁绝邪恶,其二是特殊的,即行索的行为。但甚至这后一种态度也不会从生死轮回中摆脱出来。因此必须克服善和恶,并坚信即无主观,又无客观,这样一开始就可以阻止二者所有的束缚。  同时藏传密宗还认为,修行在死者的尸体被慈悲地作为施舍物而奉献给...

    格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4541632.html
  • 论布施

    布施,才是真正修行意义上的布施;说得再通俗一点,布施为了对治贪心,为了修行净心,为了去“我执”、“有执”,为了体证世间万事万物的空性。布施是外在的,布施修行功夫是内在的;布施只是修行人舍离诸有心、...所易为。”如果我们不是简单地把佛教的“厌世”与世俗生活中的想不开、寻死之类混同起来,那么,修行的“厌世”程度,即内心舍离世俗生活程度,应是衡量修行修行功夫非常重要的标志。因为修行者舍离世俗生活的...

    释永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45839647.html
  • 看  破

    岩石的缝隙中奔腾而下,滋润了山间的树木和草地,养育了林间和睦相处的飞禽走兽。   清晨,太阳越过山顶,将它温暖的光辉投射下来,照耀着修行和他的动物伙伴们;夜晚,微风吹拂,万籁俱寂,修行和他的动物伙伴...鸣叫着,刹时穿过树梢,飞入云霄。令人想起藏传佛教那些伟大的大成就者们修行的圣地。若看破世间、闭关修行之人在此搭建茅棚,实乃惬意之事。   记得阿底峡尊者在印藏弘法事业圆满,即将示现圆寂之时。弟子中一位叫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|出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833494289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众生业重,如何转业力为愿力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愿力强业力则弱,业力强愿力则弱,两者成反比,进修佛道者,无非为转业力为愿力而努力,那么,如果众生业障深重该如何转化呢?这是修行面临的一大考验,只要是凡夫,各个都有自己的业障(梵语...恶业,致使沉溺万丈业海中。   是故,修行应该处处提醒觉性,令觉性觉照自己的念头,勿随念头奔驰,当下明白自己的念头是善是恶,了知善恶当体即空,如幻如化,当下即是觉悟,如是念念觉悟,即是念念菩提,学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072112235.html
  • 寻源救民的故事

    百姓得知后,都来饮山泉,从而得救。得救后,村民又开辟了小溪,将山泉沿小溪引入村中,村民生命有了保障,村中百废俱兴。在这个故事里,少年代表修行;村中百姓代表需要济度的众生;少年的父母代表佛法中的老师;绿草、土石代表修炼障碍;山泉代表开悟,了悟佛性。修行经过父母(佛法中的老师)的教诲与自身不懈的努力,克除修炼障碍,去掉执著心,从而了悟佛性(开悟),产生智慧,以此去济度渴望法水的众生。一切法水,均从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274816415.html
  • 为什么我不同意母亲捐献遗体

    灵魂)脱离肉体就像活龟脱壳一样痛苦,大多数人至少需要8个小时才能完成。   如果妈妈你是个很好的佛教修行,确定命终时即刻就往生到极乐世界,不会再入轮回苦海,那么妈妈要捐献遗体,我一定支持。   ...、水葬,不留骨灰,那么我倒是非常支持的。”   妈妈听我说的这一番话后,虽然口硬地反驳了两句:“人死了还有什么灵魂不灵魂的?”但到底她从小是受过其外婆彭姑(佛教修行)的影响的,最后她不再提捐献遗体...

    正洁佛莲

    |临终|捐献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1/19480531778.html
  • 致敬與感恩──《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》編序

    在佛教史的發展過程中,卓越的佛法研究者、修行、與佛教事業主持人,是各時代佛教的主要推動者。各時代佛教的興衰,與這類菁英份子的多寡有直接的關係。無疑的,印順法師正是當代漢傳佛教界中的卓越佛法研究者。...這類研究者的養成,其難度絕對不亞於一個有成就的修行修行證果固然不易,然而,一個佛法研究者如無數十年功力也難有卓越的成績。因此,我們固然景仰古今的阿羅漢,但是,我們也敬佩古代的龍樹、無著、世親諸大...

    藍吉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92839978.html
  • 道果简介

    的不同觉知,包括对平凡众生、对修行、对证悟者的三种觉知。而《三密续》则解释在不同精神层次,此一现象的觉察其心或相续性的不同,亦包括对平凡众生、修行、证悟者的三种觉知;同时并详述之修持四种灌顶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3743142.html
  • 致敬与感恩──编者序

    蓝吉富  中华佛学研究所研究员  在佛教史的发展过程中,卓越的佛法研究者、修行、与佛教事业主持人,是各时代佛教的主要推动者。各时代佛教的兴衰、与这类菁英份子的多寡有直接的关系。无疑的,...导引必然是一个上下古今、纵横法海的卓越研究者。这类研究者的养成,其难度绝对不亚于一个有成就的修行修行证果固然不易,然而,一个佛法研究者如无数十年功力也难有卓越的成绩。因此,我们固然景仰古今的阿罗汉...

    蓝吉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4845275.html